來源:
瀏覽次數:3063
標簽:
做好產品的五個原則
說完產品的定義,我們要談談把產品做好,有5個原則。
一個原則,專注于產品生命力。
我們要專注于產品本身,能夠帶領企業走出競爭的一個選擇的方向就是專注于產品。換句話說,促銷等所有這些東西不是核心的部分,企業核心的是產品,但很多企業在產品上花的功夫還不夠。
第二個原則,以品質和質量取勝的思考模式。
品質和質量要有一個極高的追求。其中質量的核心內核是知道的,我們在講品質這個概念時要有設計在里面,不是一個硬標準,也增添了軟標準,要用這樣一個想法去做。
第三個原則,以顧客為本的產品設計原則。
真的要以顧客為本,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。
舉個例子,有段時間我一直跟大家講,國產電視和進口電視在質量上沒有區別,我建議大家買國產電視。我就買了一個特別大的電視,它的顯示技術很好,那時我覺得這個技術我們與全球是一致的,所以我才鼓勵大家買。
結果買回去之后才發現確實還有有待改善的地方,比如當時的電視有很多插線,不同功能的插線顏色不同,但是為了讓電視好看,所有插孔都在底端,底端和底座之間的空間很小,無法看清對應的插孔。我拿個鏡子擺在下邊,所有顏色都看好了才插完。而當時所有進口電視插口主要在側面,這就是真正以顧客為本的產品設計。
另一個例子,產品說明書差不多都沒人看,但所有的產品都附上了。這就不是顧客導向的設計,明知道顧客不看,還花很多功夫做這個事。能不能找到一個解決方案讓顧客直接看到,然后直接就用呢?這就是以顧客為本的產品設計。
第四個原則,產品是企業理念的詮釋。
產品是你的夢,一定要有一個理念放進去。有時我覺得喬布斯做的蘋果產品,真的是把他對于簡潔理念的理解做出來了。我也很希望看更多產品時能看到背后的理念。
第五個原則,欣賞同行的產品才是創新的來源。
中國很多企業在這一點上做得不夠好,我以前常在家電企業做顧問,有意思的行為是我換一家企業,我家里的家電就要換一次。我不換他們就不高興,他們就說陳老師都是我們的顧問了,就應該用用我們的產品,這意味著我們沒有用別人的產品,那就不知道別人好在何處,這個觀點我是從李健熙身上學到的。
李健熙在家里做了一個非常大的電子房間,放的全部是別人的產品,他規定三星的高管要用別人的產品,不能用自身的產品。但中國大部分的企業必須用企業的,我建議在產品原則上去調整一下。
有段時間因為做食品,我去韓國看了很多企業,我還是很欣賞很多韓國企業的。一進他們的工廠有兩個柜子,一個柜子是同行的產品,一個柜子是工廠的產品。我當時很感慨,實時看同行的產品,實時拿產品與同行對比,這個企業很難不把產品做好。比如做餐飲,是不是每個月去別的地方嘗嘗別人的,不要總讓別人來吃自身的,好的就去吃,可能就會有不同的變化。
要更詳細了解,請聯系我們的客服: 0371-55270303 15890013181
竭誠為您服務 可點擊我們的網站查看更多作品。